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24

哪怕一年二两银子的束脩,那他们也是愿意给的。

这几日村人刚把红薯种上,有去年那票大的做刺激,今年家家户户都种了不少红薯,种的多的高达五十亩。

等到了冬天,那都是钱哇!

因此不少人都愿意出二两银子的束脩。

庄丰收没想到庄文考中秀才还有这效果,他又搞了个投票,让全村人自己决定。

投票结果显示,全村有二十多户人家愿意出这个钱。

这个比例其实很高了,全村也才一百来户呢。

庄丰收就点了头。

他会让庄文留意合适的夫子。

庄文今后可以去县学读书,彻底打入了平城的秀才圈。

想寻一个合适的夫子,对庄文来说不是难事。

当然,私塾这件事在麦收跟前,是小事。

眼下全村人最关心的便是麦收。

去年黎荞做的麦镰,在这一年的时间里经受住了村人的各种考验,从上个月开始,就有人去县城铁匠铺打大镰刀做麦镰。

如今麦收开始,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麦镰。

不只是三柳村如此,朱家村,大河村等附近的村子也有不少人做了麦镰。

这玩意儿的确好使,而且,还是黎荞整出来的。

今后和黎荞搭话,那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嘛。

做麦镰的人多了,铁匠铺的生意就越来越好,当黎荞再为了绞肉器去铁匠铺买相关零件时,陈老汉大手一挥,只收原料费,给黎荞成本价。

并且还表示从今往后只要黎荞来他这里做绞肉器,那他都给成本价。

黎荞不缺这点小钱,但陈老汉愿意给成本价,他自然是笑眯眯的应下。

麦收之后,天气彻底热了起来。

村人养的鸡鸭也进入了下蛋高峰期。

黎荞家一日能收购两三千枚鸡蛋鸭蛋,陶竹又招了几个人,专门腌鸡蛋和鸭蛋。

但这么多鸡蛋和鸭蛋,只靠着腌制根本消耗不完。

黎荞便开始钻研鸡蛋鸭蛋的吃法。

去年冬天粉条最火的时候,王掌柜租用了望月楼对面的茶馆,还招了一波厨子和伙计,现在没粉条了,王掌柜自然就不租了。

不过,这一波新招收的厨子和伙计,王掌柜并没有辞退。

到了冬天就有粉条了,现在望月楼的生意好,伙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